1.主熱交換器
主熱交換器為燃燒后產生的煙氣與系統內水進行熱交換的部件,它的外表面為薄翅片,厚度和距離完全按要求進行設計,在鍋爐尺寸要求較小的情況下,保證足夠的換熱面積及換熱的高效性。換熱器表面進行了高效的防腐處理,保證了使用壽命要求。由于熱交換器為高溫受熱元件,人們可能擔心結垢現象的存在,事實上,這種擔心是多余的。熱交換器結構合理,受熱均勻,運行中不存在局部過熱現象;同時采暖系統的水是一次性注入的,因而基本沒有結垢的條件。
2. 燃燒室
燃燒室結構如右圖所示,鋁板內襯耐火板,耐火板有非常強的隔熱性能,它的耐熱溫度可以達到 1200℃,熔化溫度可以達到1700℃,因而耐火板可以直接接觸火焰,將燃燒室與其他部件隔離,保證其他部件的正常運行。耐火板的強度較差,不耐機械沖擊。
3. 主燃燒器
主燃燒器為保證燃氣正常燃燒的主要部件,燃氣自噴嘴高壓噴入燃燒器內的文丘里管內,造成管內的壓力下降,空氣(第一次空氣)被吸入并同燃氣混和后噴出燃燒孔燃燒。第一次空氣混合后仍不足的空氣部分通過火苗周圍的第二次空氣的混合,形成完全燃燒。在日常的使用中,一些污物可能堵塞燃燒孔,因而需要進行一些清潔工作。
4. 點火和監測電極 (點火器)
點火電極在高壓下產生電火花,點燃燃氣;檢測電極檢測燃燒是否正常。電極頂端與燃燒器間距離為2.5—3.5mm,以保證電火花的正常產生及電極的正常的檢測作用。
5. 空氣箱
空氣箱四側面板為鋁板,并用硅膠密封,在空氣箱內包含有主燃燒器、點火和檢測電極、主熱交換器、風機、風壓開關及溫感裝置等。空氣箱為完全密封的結構,以使與室內空氣完全隔離。在空氣箱的頂部設有兩個檢測孔,可以十分方便地用來檢測鍋爐的燃燒狀況。
6. 循環泵
循環泵為鍋爐水循環的動力裝置,保證鍋爐水循環的正常工作。循環泵帶有自動除氣功能,可以自動排除系統內殘留的空氣
7. 膨脹水箱
膨脹水箱的主要作用為容納系統再加熱過程中,因水受熱膨脹而產生的多余的水。根據系統水容量的不同,配備型號(6L、8L或10L)不同的膨脹水箱。在膨脹水箱內有一橡膠薄膜,在薄膜的一側充滿壓力為0.8bar的氮氣,另一側充滿水;當系統水受熱膨脹時,壓縮另一側的氮氣,來容納系統多余的水。膨脹水箱氮氣的壓力在出廠時已經充好,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對壓力進行定期的檢查。
8、三通閥組是采暖和熱水兩種模式切換的主要部件,在采暖狀態時,關閉熱水部分的水循環;在熱水狀態時,關閉采暖部分的水循環。水壓變化的控制下,實現兩種模式的自動切換。
它包括衛生熱水微動皮膜及開關、水壓微動開關及皮膜、自動旁通、熱水溫度傳感器等部件
自動旁路為系統水循環的一種自動保護措施,當系統阻力超過額定的壓頭時(超過旁路的彈簧的彈力),自動旁路自動打開,在鍋爐內部形成一個小循環,保證水泵的正常運轉。
9.文丘里管和風壓引管( 并不是所有的風機都有這種裝置)
文丘里管和風壓引管,由于兩根管結構及測壓方式的不同,它們在煙道內給風壓開關測得兩個不同的壓力,通過比較壓力的差值,可以監測到煙道的運行狀態。當運行壓力差值不能滿足鍋爐的使用要求時,鍋爐自動停機。
10.限溫裝置
限溫裝置為鍋爐的一種自動保護裝置,當鍋爐的運行溫度超過限定的溫度(100℃)時,鍋爐自動停機。以防止產生干燒情況。此時鍋爐會有相應的故障燈顯示,以方便檢查。
11.風機
風機是保證鍋爐排煙正常的主要部件。它為排煙系統的動力裝置。在日常的使用和維護中,需要對可能妨礙風機正常運行的雜物進行清理。
12.風壓開關
風壓開關為鍋爐的一種安全保護裝置,它內部被一瓣膜分為兩個腔體,在瓣膜的兩側的兩個腔體分別與兩個測壓管相連接,通過比較壓力測量管獲得的壓力,來檢測排煙系統是否正常運行。
13.燃氣閥門
燃氣閥門為保證鍋爐正常燃燒的主要部件,它可以在一定的燃氣壓力的范圍內,使鍋爐穩定地燃燒并可以根據鍋爐熱輸出的要求而自動進行燃氣供給量的調節,以實現鍋爐的自動的比例調節。另外在鍋爐不能正常工作時,燃氣閥自動停止燃氣的供應,以保證使用的安全。
14.溫度傳感器
鍋爐的溫感器有采暖和熱水溫感器,它感知熱水或采暖的運行溫度,并可以獲得非常精確的溫度。使鍋爐的控制非常方便和準確。溫感器的溫度控制原理為隨溫度的變化,溫感器電阻值也隨之變化,因而會給主控制電路板不同的電流值,而獲得鍋爐此時的運行溫度。如果溫度傳感器損壞或短路,鍋爐會自動停止工作。
當系統設定在供暖狀態時,系統水在水泵的作用下通過主熱交換器在供暖系統內運行。由于系統水泵的工作,會在水壓微動開關內瓣膜的兩側形成壓力差值,推動與瓣膜相連接的推桿工作,使水壓微動開關閉和,鍋爐主電路板感知水系統循環正常。
當水流量超過450l/h時,圖中所示自動旁通截止閥截止,采暖水直接流到采暖系統。相反,如果當水流量小于450l/h時系統阻力太大,水流將壓縮截止閥彈簧,截止閥門打開,水流將從旁通到采暖系統的回水管,自動旁通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