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線路→變壓器→低壓配電裝置→分戶電度表→溫控器→發熱電纜→通過地板向室內輻射熱量 a. 以電力為能源 b. 以發熱電纜作為發熱體 c. 發熱電纜熱傳導機理 (1)發熱電纜通電后便會發熱,其溫度在40℃—60℃,通過接觸傳導,加熱包圍在其周的水泥層,再傳向地板或磁磚,然后通過對流方式加熱空氣,傳導熱量占發熱電纜發熱量的50% (2)第二部分是發熱電纜通電后便會產生人體最為適宜的7—10微米的遠紅外線,向人體和空間輻射。這部分熱量也占發熱量的50%,發熱電纜發熱效率近乎100%。 發熱電纜內芯由冷線熱線組成,外面由絕緣層、接地、屏蔽層和外護套組成,發熱電纜通電后,熱線發熱,并在40~60℃的低溫運行,埋設在填充層內的發熱電纜,將熱能通過熱傳導(對流)的方式和發出的8-13μm的遠紅外線輻射方式傳給受熱體。 1.1.2 采用電輻射供暖的優越性: 美國威廉斯H 開利提出了著名的“供暖效果”來評價供暖率的觀點,即在總輸入熱量中,進入使用區內的散熱量比例越高,則供暖效果就越好,采暖效率就越高。輻射采暖的熱電效率高達98%以上,其中約60%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遞能量,輻射出大量的紅外線,圍護結構受熱體等直接受熱面而無需加熱空氣,不僅符合人體散熱的要求,舒適度也特別好,而且比對流采暖的溫度梯度降低2~3℃,大幅度降低了溫差傳達熱損耗。這種節能型的供暖方式已被世界各國所公認,并被列入節能設計標準之中。 1.1.3 發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組成: 本系統由發熱電纜、溫度感應器(溫控探頭)和溫度控制器三部分組成,為安裝方便,廠家通常把發熱電纜事先就裝配在玻璃纖維網上,俗稱“網墊式發熱電纜”或稱“加熱席墊”。 就發熱電纜來說最常用的有單導和雙導兩種。其中單導的結構是電纜由“冷線”進入,串接“熱線”,再接“冷線”引出。既單導發熱電纜的特征是“有頭有尾”,頭尾均是欲接入溫控器的“冷線”。雙導發熱電纜則是由“冷線”進入,串接“熱線”,然后再由“冷線”再電纜內返回,其特征是頭尾均在一端。 溫控器則是實現供暖恒溫化,智能控制化的利器。目前在本公司配套的溫控器主要有價格低廉的旋紐式溫控器和可以實現高低溫控制和保護并且可以編程歷時7天每天分四個時段液晶顯示溫度和編程的智能溫控器。此種溫控器通過連接在工作區的溫度探頭,還可以實現對工作溫度過熱的監控保護。 |